当前的绝大部分地图网站采用的都是栅格地图,也有一小部分的仍然钟情于矢量地图,可以说栅格地图和矢量地图各有优缺点。但在当下,栅格地图的应用应该是略胜一筹,一张小小的几K大小的图片就可以容纳大量的静态信息,而且可以快速的下载到客户端,这是矢量地图望尘莫及的。
栅格地图春天的到来,是要归功于瓦片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,现在随随便便一台普普通通的电脑硬盘都是上百G,搁在过去那可是大户人家。所以现在的网站的技术模式都从过去以“时间换取空间”,转变成以“空间换取时间”。网站的访问速度可以说是达到了最大化,能做成静态页面的绝对不做成动态的,就为了节省访问数据库的那一点时间,所以现在那些大型的网站后台虽然都是数据库管理,但是,绝大部分的网页都是预先生成的静态页面。
瓦片地图也吸收了这一技术精华,把用户需要浏览的地图,也预先生成。前期所需要的额外时间和电脑存储空间也没多少,以全国地图为例,切12级的话,如果用一台普通的服务器不分昼夜的切图,大概两天就能切出来,图片(256*256)数量大概有几亿张,占电脑空间也就几十个G。所以通过前期少量的投入就可以换来用户极佳的感受,何乐而不为呢?
但是这些预先生成的地图,其实也只是起到了一个纸质地图的信息传递功能罢了,作为地理信息系统他还必须具备一些其他GIS功能,否则这样的系统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一个图片放大器而已。所以作为一个真正的WebGIS系统,他还必须具备一些数据查询分析或者更高级的功能。
对于栅格图片是没有办法进行查询分析的,这些查询和分析必须放到服务器端去处理,所以栅格地图也称作瘦客户端,因为大部分工作都是服务器完成的,和矢量地图正好相反。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来了,服务器端返回的查询分析结果中的图形数据,该如何在地图上展示呢?对于无插件式的IE浏览器当下的做法有三种:
1.DIV、IMG标签。使用多个上述标签,通过JS来控制位置可以实现画点、线、面图形,但使用量有限,这种标签在地图上的数量不能超过上千个,否则在地图的操作上会出现迟顿。
2.VML(矢量可标记语言)。这是在IE5以上可以使用的一种语言,无需任何插件,可以非常方便的画各种图形。同样缺点和第一种一样。
3.Map Area。俗称热点区域,早前是用在图片上,可以指定图片任意一个规则的或者不规则的区域作为热点。
第三种技术可以说是原始级的,为什么现在拿出来说,因为我最近发现,这项技术的应用已经悄悄的在升温,像Google地图、搜狗的专题地图以及MapBar地图上都应用了这项技术。如果在我们的栅格地图上加上若干个热点区域,那么栅格地图上的那些像素点就可以被附加上更多的信息。当然使用量也是不是无限的,我在我电脑上做过实验,地图放上万个这样的热点区域,操作起地图来依然比较流畅。热点区域可以说是或多或少的让栅格地图动了起来。
评论列表 ( 0 )